导航

当前位置:重庆在线重庆新闻地方新闻

浙江德清朱鹮基地迎来83只“新成员” 种群数量超400只

  中新网湖州7月9日电(见习记者 施紫楠 通讯员 吴昊)朱鹮,世界珍稀濒危鸟类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被称为“东方宝石”。9日记者获悉,在今年孵化季里,浙江湖州德清下渚湖朱鹮繁育基地迎来83只“新成员”,目前朱鹮种群数量达406只,约占全球朱鹮种群数量的10%。

  据介绍,2008年湖州市从陕西引进10只朱鹮,在下渚湖开展“朱鹮易地保护和浙江种群重建”项目,经人工圈养、野外放飞、野外种群重建和自然繁育等阶段,形成一套成熟的驯养繁殖技术和野外重建种群培育操作体系,朱鹮种群数量逐步上升。


图为朱鹮破壳 德清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提供

  “朱鹮的孵化季一般会持续至7月左右,今年我们新添83只‘朱鹮宝宝’,同比增长66%,其中室内人工孵化48只。”德清县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站长邱国强介绍,除人工孵化,今年工作人员还监测到朱鹮野外筑巢14处、产卵42枚、自然孵育小朱鹮35只,同比增长52.2%,存活率达83.3%。

  孵化季结束后,朱鹮野外种群数量达122只,种群规模不断扩大,人工繁育及野外种群重建项目都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
  据悉,为进一步改善朱鹮种群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繁衍能力,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过基因优选、种源交换、野外放飞等措施,做好朱鹮抢救保护及繁育工作,实现浙江朱鹮种群的可持续发展。


图为工作人员给朱鹮喂食 德清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提供

  “目前,我们正在制订‘种群种源交换计划’,让本地朱鹮与其它朱鹮种群进行种源交换,提高群体遗传多样性,减少遗传近交,避免遗传衰退。”邱国强说,“第二次野外放飞计划也在积极筹划,以此提高野外种群质量,加快浙江朱鹮野外种群重建。”

  据德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朱鹮数量不断提升,一方面是由于种群基数扩大,人工繁育能力和技术也更加成熟;另一方面,当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水更清天更蓝的优质“家园”,让朱鹮等这些珍稀动物尽情享受“幸福生活”。(完)
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。
上一篇:“三大优势”让中国经济行稳致远
下一篇:甘肃“六老汉”三代人治沙造林 宣讲团讲述背后的故事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cqonline.5i5h.com 重庆在线 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